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22章 京都噩耗

皇帝的絮絮叨叨,这也让李公公重新回到了开元二十五年,那年皇帝已经过了花甲之年。

立储迫在眉睫。

那是九月的一天,皇帝召集了文武群臣上殿议事,主要内容便是商议册立储君之事。

皇帝说:“国之不幸,太子早亡。古称国有长君,方足福民,朕意欲立宁王,卿等以为如何?”

皇帝话音刚落,殿堂上便一阵聒噪之声。

文武百官们都是神情各异,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

一时间朝堂中像是被煮开的水,“咕嘟咕嘟”的好不热闹。

约一炷香时间后,殿堂内的议论之声才慢慢小了些。

这时,翰林学士刘之吾第一个出列奏道:“陛下,臣认为,皇孙年富,且系嫡出。孙承嫡统,是古今的通礼。陛下,僭越不得啊!”

这话一出,紧接着众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翰林学士的话,“皇帝陛下应谨遵礼法,父死子继,嫡庶有别!”

皇帝虽也曾为宁王据理力争,但朝堂上仅仅他一张嘴,哪里说得过众口纷纭。

眼见众臣皆不同意立宁王为储,皇帝竟泪洒当场。

那一刻,他才真正后悔自己不该一意孤行,将宁王做成了“孤王”!

......

“陛下,多思无益,还是保重龙体要紧。”李公公擦了擦眼角的泪珠,伸手将一杯茶递给皇帝。

“容德,准备笔墨吧。”皇帝忽然睁开了眼睛,“朕...朕要拟两道圣旨。”

他背过身子,悄悄用衣袖擦了擦眼角,慢慢眼中不再有那一丝丝的柔软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隐忍和狠辣的眼神。

皇帝坐直了身体,接过李公公递来的笔,“将烛台的灯火再拨亮一点。”

李公公一边挑弄着烛芯,一边示意宫女们多掌了几盏宫灯,整个奉先殿变得明亮起来。

......

哐当!

一大早的,沈玉瑶手中的茶杯莫名其妙裂开,然后碎了一地。

九月的燕京,已经颇有些凉意。

不知是因为疼,还是因为窗外忽然起了一阵风。

沈玉瑶不由打了个寒颤。

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渗出几颗血珠子的小拇指,她忽然感觉自己心脏像是被什么人用手抓紧了一般。

“咚咚”的跳得飞快,还有些隐隐作痛。

“玉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